Phone: Email: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网站

2023-11-25 21:43:18 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网站

官方网站:http://zsb.ustc.edu.cn https://www.ustc.edu.c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科大学。学校现有31个学院(学部),含8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学校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长。这是我党亲手创办的红色大学,是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建立的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以来,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2017年9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11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建校60多年来,学校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校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科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办学发展的指南,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两大核心任务,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谋划“十四五”发展,努力办出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现 任 领 导
    




名誉校长白春礼

党委书记舒歌群

校 长包信和

常务副校长潘建伟

党委常务副书记、党委组织部部长蒋 一

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晓平

副校长杨金龙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派驻监察专员毕金初

党委常委、副校长傅 尧

党委常委、副校长吴 枫

党委常委、副校长周丛照

党委副书记、党委宣传部部长邓建松

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褚家如

校长助理薛 天


校部机关    
 党政办公室、机关党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合署办公)
 党委组织部(党校)、党委统战部(合署办公)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合署办公)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合署办公)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党委人民武装部(合署办公)
 党委巡视工作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发展和改革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合署办公)
 研究生院(校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本科生院含外语教学中心体育教学中心艺术教学中心
 招生就业处
 教务处
 科研部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办公室
 国际合作与交流部(含港澳台办公室)、国际学院(合署办公)
 对外联络与基金事务处(含教育基金会秘书处,校友总会秘书处)
 离退休干部工作处
 财务处
 审计处
 资产与后勤保障处
 基本建设处
 保卫与校园管理处实验室安全办公室(合署办公)
 团委
 创新创业学院
 工会
 保密办公室
 北京教学与管理部

直属单位
 公共实验中心
 图书馆
 网络信息中心
 档案文博院
        档案馆(校史馆)
        博物馆
 出版社
 医院
 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基础教育集团
        附属中学
        幼儿园
 饮食服务集团                                                                                                                                                                                                                                                                     

 


少年班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系

计算与应用数学系

概率统计系
物理学院

物理系

近代物理系

光学与光学工程系

天文学系

工程与应用物理系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物理系

应用化学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化学系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工程科学学院

近代力学系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信息与智能学部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

自动化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大数据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微电子学院

软件学院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地球物理与空间科学技术系

地球化学与行星科学系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生命科学学院

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系

神经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系

系统生物学系

医药生物技术系

基础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

附属第一医院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系

管理科学系

统计与金融系
公共事务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科技传播系

科技哲学系

心理学系(筹)
马克思主义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直属)
核科学技术学院

加速器科学与工程物理系

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工程系

核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科教融合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教融合学院)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科教融合学院)
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学院(科教融合学院)
应用化学与工程学院(科教融合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苏州)(科教融合学院)
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科教融合学院)
稀土学院(科教融合学院)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热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大尺度火灾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
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苏州高等研究院
上海研究院
北京研究院
先进技术研究院
国际金融研究院

学院概况

数学科学学院的前身数学系于1958年由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亲自主持创办并任首任系主任,关肇直、吴文俊、冯康、龚昇、王元、万哲先、陆启铿、石钟慈、林群、张景中、陈希孺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曾在此任教。2011年5月,数学科学学院正式挂牌成立,首任院长为马志明院士。本院为首批全国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并获得首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数学所有博士点),2007年获首批一级重点学科,是教育部985、211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学科。为吸引高水平的学者来我院讲学,学校为本院设立了“华罗庚大师讲席”及“吴文俊大师讲席”。

 

师资队伍
经过六十多年的艰苦创业, 现已形成一支力量雄厚, 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本院现有全职教授51人,副教授34名,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青10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青年人才计划22人。年轻学者均具有国内外博士学位,形成了求实创新的治学风格,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取得了很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科研成果
自九十年代以来,本院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中科院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主持国家理科人才基地项目3项。数学研究所经中科院批准,成立于1983年。学院内先后成立了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分中心、中科院吴文俊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丛上的几何与分析”基础数学中心项目、安徽应用数学中心,主要任务是从事数学理论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数学学院在一系列重要的数学问题上取得原创性突破,研究成果在Ann. Math.,Invent. Math. 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

 

人才培养
六十多年来,中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其中包括四位中科院院士,一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四人获华罗庚数学奖,四人获陈省身数学奖,五人获冯康科学计算奖,十一人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邀请报告,三十多人获评教育部人才计划与国家杰青,近百余位在海外著名高校工作的数学家。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打好基础、淡化专业、提高素质,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素养和创造性才能的从事数学研究和应用的优秀人才。为此,本院注重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同时开展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等多种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基础和综合运用数学与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09年起,本院和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创办了中科院第一个本科生英才班“华罗庚数学英才班”,利用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培养世界级的精英数学人才。本院还积极推进国际交流,2019年起与法国科学院、巴黎高师等高校合作,创办“中法数学英才班”,采取中法教师合作的小班模式,共同培养国际级的数学领军杰出人才。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探索数学重大问题,2020年起学院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创办“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强基班,为国家培养具有突出数理基础和创造性才能的从事数学研究和国家战略的数学精英人才。

数学系

系主任:盛茂  

副主任:王作勤


计算与应用数学

系主任:刘利刚  

副主任:侯新民


概率统计系   

系主任:张土生

学院概况

数学科学学院的前身数学系于1958年由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亲自主持创办并任首任系主任,关肇直、吴文俊、冯康、龚昇、王元、万哲先、陆启铿、石钟慈、林群、张景中、陈希孺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曾在此任教。2011年5月,数学科学学院正式挂牌成立,首任院长为马志明院士。本院为首批全国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并获得首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数学所有博士点),2007年获首批一级重点学科,是教育部985、211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学科。为吸引高水平的学者来我院讲学,学校为本院设立了“华罗庚大师讲席”及“吴文俊大师讲席”。

 

师资队伍
经过六十多年的艰苦创业, 现已形成一支力量雄厚, 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本院现有全职教授51人,副教授34名,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青10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青年人才计划22人。年轻学者均具有国内外博士学位,形成了求实创新的治学风格,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取得了很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科研成果
自九十年代以来,本院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中科院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主持国家理科人才基地项目3项。数学研究所经中科院批准,成立于1983年。学院内先后成立了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分中心、中科院吴文俊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丛上的几何与分析”基础数学中心项目、安徽应用数学中心,主要任务是从事数学理论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数学学院在一系列重要的数学问题上取得原创性突破,研究成果在Ann. Math.,Invent. Math. 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

 

人才培养
六十多年来,中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其中包括四位中科院院士,一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四人获华罗庚数学奖,四人获陈省身数学奖,五人获冯康科学计算奖,十一人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邀请报告,三十多人获评教育部人才计划与国家杰青,近百余位在海外著名高校工作的数学家。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打好基础、淡化专业、提高素质,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素养和创造性才能的从事数学研究和应用的优秀人才。为此,本院注重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同时开展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等多种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基础和综合运用数学与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09年起,本院和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创办了中科院第一个本科生英才班“华罗庚数学英才班”,利用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培养世界级的精英数学人才。本院还积极推进国际交流,2019年起与法国科学院、巴黎高师等高校合作,创办“中法数学英才班”,采取中法教师合作的小班模式,共同培养国际级的数学领军杰出人才。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探索数学重大问题,2020年起学院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创办“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强基班,为国家培养具有突出数理基础和创造性才能的从事数学研究和国家战略的数学精英人才。


  • 专业设置


数学系

系主任:盛茂  

副主任:王作勤


计算与应用数学

系主任:刘利刚  

副主任:侯新民


概率统计系   

系主任:张土生

物理系(2系,原名技术物理系)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建校时即设置的系之一。首任系主任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施汝为担任。先后还有马大猷、严济慈、钱临照、朱洪元、曾泽培、王守觉、章综、李荫远、张宗燧等著名科学家在物理系任职、任教,他们为物理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64年,与生物物理系、地球物理系、物理教研室合并组成物理系。1978年系调整时物理系保持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低温物理、磁学、固体发光、光学等物理专业。

目前物理系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方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方向)两个本科生专业和凝聚态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两个博士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凝聚态物理是国家重点学科。是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低温物理学报》的所属单位。

物理系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50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人才5000余名,毕业生中已有6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每届本科毕业生约150人左右,80%左右的同学在国内外著名学府继续深造,由于专业基础过硬综合素质高,物理系研究生毕业生受到相关用人单位的的广泛欢迎,就业地点多分布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以及海内外经济发达地区。

物理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册教职工6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9人,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共41人。物理系的教师目前承担有国家重大基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中科院创新工程重点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多项科研任务,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居全校前列,历年所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在国内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近代物理系(4系)1958年创办于北京,时名原子核物理与原子核工程系。首任系主任是赵忠尧院士,严济慈、张文裕、彭桓武、关肇直等知名学者曾任教于此。1961年更名为近代物理系,1970年近代物理系随校迁至合肥。现已成为全国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近代物理系现有四个博士学科点: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物理电子学,分属于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为国家重点学科,原子分子物理、物理电子学为安徽省重点学科。
  近代物理系设理论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物理电子学、自旋物理学五个专业进行本科教学工作。自2000级起本科学制四年,本科前2年以扎实的数理基础教育为主,后2年结合研究前沿进行泛专业的基础教育,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研究。约40%优秀本科毕业生可以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为主。近代物理系的教育特点是:重视基础,崇尚学术自由,坚持科学与技术、教学与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近代物理系现有教职员工118人。教授44名,特任教授14名,特任研究员2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4名;副教授(副研)31名,特任副教授(副研)15名。半数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数据统计截止于2021年07月31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科简介


1定位与目标

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着眼于中国天文学科发展以及天文大科学工程等对高端天文人才的需求,坚持育人为本,强化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在本学科领域集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国际一流水平的天文人才。

通过“科教融合”机制,充分利用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优秀生源等优势,充分发挥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将中国科大天文学科建设成为本领域基础教学和前沿研究水平国内顶尖的教学基地和科研平台,建成国家在天文领域的创新人才高地。


2. 优势与特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科1985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天体物理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2010年获得天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天文学科发展始于1972年创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研究组,1978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在科大成立的所级研究单位,1983年更名为天体物理中心。1998年学校在天体物理中心和基础物理中心的基础上成立天文与应用物理系,2008年改名为天文学系。2015年通过“科教融合”,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本学科现有研究生导师4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4人。本学科在40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独特的科学研究优势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1)面向国际天文前沿,开展天文研究:始终把主要研究聚焦在天文学前沿科学重大目标上,是国内最早开展星系宇宙学研究的单位,开创并推动了中国在星系宇宙学这一国际前沿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在正常星系、活动星系、宇宙大尺度结构和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通过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提升了本学科在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天文技术与方法、射电天体物理领域的研究力量。

2)通过“所系结合”,开展英才培养:通过与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共建天文英才班,开展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创建了特色鲜明的英才培养模式。通过利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年来建立的完善课程体系和中国科学院天文台优质观测设备和资源,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和天文基础、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训练,具备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 人才培养目标

以卓越的学术研究为牵引,通过“科教融合”,依托中国科大和紫台在天文领域高水平科研与教学平台,强化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共同培养出一大批在本学科领域的集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国际一流水平人才。多年来不断在教育模式和方法上进行探索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教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杰出天文人才,其中有一批已成长为国际、国内天文界的杰出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景益鹏,韩占文,王挺贵,高煜,曹新伍,王建民,冯珑珑,邓晓华,袁峰,杨小虎,王俊贤,孔旭,李成,方陶陶等),对我国的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成为我国重要的天文人才培养基地。


4.学科方向设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科现有星系宇宙学、射电天文、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暗物质与空间天文、行星科学等5个中国科学院院重点实验室。学科方向包括星系宇宙学、射电天文学、太阳和日球物理、高能天体物理、行星和行星系统、应用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和空间技术与方法。



5.国内、外影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科已经发展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心。2012-2015年期间,本学科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380余篇(不包括紫台发表的论文,70%以上SCI文章发表在影响因子4.5以上的刊物上),单篇平均引用数位居高内高校第一位。2012-2015年期间,本学科承担科研项目100余项,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群体1项、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0项,973项目10项,教育部项目8项,国防项目7项。

本学科已经培养了一批著名学者和学科领军人物,如国际知名天文学家葛健、赖东、莫厚俊、崔伟、钱永忠、赵红胜等;国内著名高校的领军人物,如任职于清华大学的毛淑德、李成(杰青),上海交通大学的景益鹏(院士、杰青)、杨小虎(杰青),厦门大学的方陶陶(杰青)、顾为民(优青),北京大学的于清娟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王挺贵(杰青)、王俊贤(杰青)、孔旭(杰青),山东大学的范璐璐(齐鲁青年学者),中山大学的李淼(杰青)、冯珑珑(杰青)等。

一、概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于1987年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使命是创造与发现新材料体系和应用价值,为国家培养材料领域的英才与领袖。

基础扎实、数理交融、视野开阔、实际工作能力强是中国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毕业生的特点。毕业生在国家重量级科研院所、世界500强企业、政府机关等均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以及大量的出国、保送研究生的机会。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研究与教学队伍。三十余年来,已培养了大量国家栋梁人才;毕业生在社会上做出了优秀的成绩,很多已成为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的核心人才和骨干。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遵循交流、开放和国际联合的原则办学,与北美、欧洲、日本、新加坡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大学与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培养计划,聘有数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作为顾问和兼职教授,他们的参与使材料系的教学和研究与社会需要密切结合。广泛的社会联系为高年级和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机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是应国家战略发展、能源需求、国民经济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成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伴随新技术、新材料飞速发展而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材料的合成、制备技术、组成、结构、性能和应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按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材料化学两个专业组织本科教学,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包括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腐蚀科学与防护四个博士点,同时还招收腐蚀无机(固体)化学、凝聚态物理、能源化学、有机材料化学博士生。本系大部分教授都双聘在微尺度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并且本系还含中科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固体内耗与缺陷开放实验室、固体化学与无机膜研究所以及材料化学青年实验室。

教研队伍共50人,其中教授38人(含兼职13人),副教授6人。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和部委的科研项目> 30项,总价值3000余万人民币以上。在锂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光电功能材料、纳米材料、高温超导材料及相关体系、氧分离膜及反应器技术、以及量子力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中均取得了重要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二、专业简介

  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学习运用材料、化学、及物理学的原理、方法并结合有关的化学知识研究材料制备、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规律。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物理和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较熟练地掌握材料物理和化学实验技能,并具有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既能从事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及应用探索,也能从事理论分析工作。

二)材料化学专业

研究各种新型材料(有机、无机、高分子等)的合成、制备工艺、组成、结构、性能、应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学生应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和现代化实验技能,特别是应具有固体化学和材料合成化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有关实验技能,以及研究开发和生产新型无机材料工作能力和计算进行科研的能力。

三)材料加工工程专业

该学科研究方向包括功能聚合物的精准合成及先进钢铁材料、轻合金材料的制备加工。在功能聚合物研究方面专注于功能性聚合物的精确合成和精细加工,探索聚合物的结构与电、磁、光等性能的内在关系。在金属材料加工方面,发展了新型凝固成型技术、加工过程计算机模拟技术、金属 3D 打印等新技术等,与企业紧密合作,解决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在工程金属材料的加工方面,开辟了发展综合性能优异的金属材料新途径,引领该方向的国际前沿发展,在 Science、 Nature 等发表系列高水平论文;承担了多项中科院先导专项和前言科学重点研究计划。

四)腐蚀科学与防护专业

该学科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息息相关,主要解决腐蚀科学研究重大基础问题、腐蚀防护技术应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等。研究方向包括腐蚀防护涂料及涂装工程,阴极保护技术及工程,缓蚀剂与水质稳定剂,耐蚀合金材料等。该学科发展腐蚀科学与防护专业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技术培训与标准制定,在腐蚀科学与防护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承担了大量国家重要工程、重大基础设施、深海远海及岛礁建设任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建立高水平工程化研究平台,凝聚和培养一流的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专业人才。


本系简介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建校时就成立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是我国高校中第一个成立的高分子系,分为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四个专业。1959年合并为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个专业。第一任系主任由北京化学所的党委书记华寿俊兼任;第二年就由我国高分子化学的前辈王葆仁院士任系主任,并兼任高分子化学教研室主任;我国高分子物理的前辈钱人元院士任高分子物理教研室主任。随后,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两个专业先后归属于近代化学系、应用化学系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97年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成立,高分子系恢复建制,更名为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简称高分子系)。2001年,原属应用化学系的辐射化学专业并入,加强了高分子系的综合实力。当期,从事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吴奇院士,张广照教授,李良彬教授,闫立峰教授等加入高分子系,从而进一步壮大了中科大高分子系的科研力量。随后,自中国科学院与科大开展所系结合办学以来,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杨小牛教授以及陈学思院士加盟科大高分子系,进一步增强科大高分研究实力。

  高分子系建系后的五十余年内,逐步调入和引进了一大批年富力强的老师,凝聚成了一支精悍的教师队伍,他们研究领域涉及广泛,在全国高校中屈指可数,为高分子系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复系以来,在中科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系师生的努力下,高分子系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高分子学科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之一。尤其2000年起,随着中科院"创新工程"的实施,高分子系不断充实力量,人才辈出,目前目前中科大高分子系共有8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吴奇教授,张其锦教授,刘世勇教授,梁好均教授,尤业字教授,洪春雁教授,陈昶乐教授,徐航勋教授)。吴奇院士自2005年担任Macromolecules和Langmuir杂志编委以来,于2006年初担任Macromolecules杂志副主编;我系退休老师潘才元教授2006年1月起担任Macromolecules杂志编委,也是国内第一个在大分子杂志担任编委的全职教授;此外,刘世勇老师在2008-2010年期间也曾担任Macromolecules杂志编委。因此中科大高分子学科曾有三位教授在高分子的顶级专业杂志Macromolecules上担任编委或副主编。现在我系刘世勇教授担任美国化学会Chemistry of Materials杂志副主编,兼职教授李良彬老师担任Macromolecules副主编。

  高分子系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教授20名,副教授9名;每年培养20-30名博士,30-50名硕士,在读本科生约200名。每年可从应届毕业生中免试推荐15名以上德智体全优的学生直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近5年来,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先后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方向性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新仪器研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总经费超1亿元;承担多项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研究和开发等重要项目,科研经费累计超过1000万元。

  获知识产权局各类专利100多项,而且多项发明专利已经产业化,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进而获得了两项国家级火炬计划和一项国家重点火炬计划的支持。在广泛深入的应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辐射乳液聚合制备水性乳胶漆的技术已经进入稳定的工业化生产,成为我校唯一独资而且规模化的特种环保涂料生产基地。"紫外光交联聚乙烯电缆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取得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正在实现产业化,已经初具规模,为我国交联电缆生产技术开拓了一条新途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简介

  本系全名为近代力学系,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于1958年亲自创建,任首届系主任。60多年来,中国科大力学系毕业生中获选两院院士的有白以龙、徐建中、王自强、杜善义、吴有生、杨秀敏、范维澄、刘连元、任辉启、陈学东、刘合、陆夕云、汤超共计13位。毕业生晋升将军的有焦安昌、沈庆、敬应龙、周从直、吴宗淼、杨秀敏、陈作斌、胡成行、曹保榆、朱石坚共计10位。作为工程科学的基础和支撑,我系已发展成为:  

  •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 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 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
  • 固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
  • 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
  • 力学学科博士点流动站。


  我系现拥有教职62人,其中教授43人,副教授18人,讲师1人。博士生导师中伍小平教授、何国威研究员和陆夕云教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杜善义教授、周丰峻研究员和顾金才研究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职中长江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0名,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5名,中科院人才计划入选者10名。

  建有应用力学研究所,有与力学前沿研究方向及其应用相关的有特色的研究室,还建有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从事先进材料的力学行为和设计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亲自创建于1958年,并由钱先生担任首任系主任。吴仲华先生、童秉纲院士、韩肇元教授、虞吉林教授、何世平教授、陆夕云院士、何陵辉教授、丁航教授先后担任过本系主任。现任系主任是何国威院士。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辛勤耕耘,近代力学系在教学、科研和基础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科学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做出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贡献;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力学与工程技术人才,他们已经成为科技、教育、国民经济建设等各行业的领军人物、技术骨干、力学与其它方面的专家学者。

 

系况简介

 

职务

姓名

办公地点

电话

电子邮件

主  任

吴一戎

科大西区电三楼324室



执行主任

陈  勋

科大西区电三楼304室

0551-63601303

xunchen@ustc.edu.cn

书  记

卢汉成

科大西区电三楼313室

0551-63601307

hclu@ustc.edu.cn

系副主任

陈晓辉

科大西区电三楼308室

0551-63601308

cxh@ustc.edu.cn

系副主任

刘  东

科大西区电三楼308室

0551-63601308

dongeliu@ustc.edu.cn

行政办公室

谢青

科大西区电三楼303室

0551-63601307

xxqqq@ustc.edu.cn

发展历程

  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成立于1958年科大建校之时。建系时定名为无线电电子学系,在科大内部称为六系。根据中国科学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原则,著名电子学家、时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顾德欢先生出任六系首任系主任。六系建系之初共设有无线电技术、无线电物理、电真空技术和声学4个专业。1964年起,又先后增设了自动控制、计算机和遥测遥控3个专业。这7个专业依次简称为一、二、三、四、五、六、七专业。尽管以后的专业设置经历了较大变化,这一简称仍被沿用至今。1982年起,计算机专业和自动控制专业先后从六系分离出去独立建系。1993年,本系改名为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在科大内部仍称为六系。我系现有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25人。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2个本科专业,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声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是国家重点学科。现设有信息处理中心、微波毫米波工程中心、统计信号处理研究室3个校级研究机构。目前,在学本科生500多人,硕士生400多人,博士生100多人。

 

  六系在人才培养和教学体制上,自建系以来一直坚持理工结合的特点,重视基础,强调宽口径培养,注重新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引入。使学生具有深厚的数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领域,既能从事较高层次的研究工作,又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事高水平的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高年级本科生进入专业实验室参加国家和企业各种项目的研究工作,是六系多年来特有的传统,并逐步成为科大全校规范化的制度。学生通过参与项目研究,接触到当前的技术最前沿,包括最新的设计工具和最先进的电子器件与设备;同时,在研究活动中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大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六系的毕业生素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和后劲足而著称。无论出国留学深造,还是进入研究机构和高技术企业,六系学生都普遍受到欢迎,声誉良好。近年来,六系成为学校最受入学新生欢迎的系,每年都吸引了全校最优秀的入学新生。近50年来,六系在为我国科研、工业和教育等部门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的同时,承担了大批国家和企业的研究开发项目,特别是国家863项目和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研究经费充足,成果丰硕。范围包括网络技术、移动通信、语音处理、遥感与图像处理、微波通讯、精确制导、特种光纤传感、通讯网络管理、信号检测、遥测遥控、多媒体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和工业过程监控系统等重要领域,获得数十项国家级和部委级奖励。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办公地点

电话

电子邮件

主  任

吴一戎

科大西区电三楼324室



执行主任

陈  勋

科大西区电三楼304室

0551-63601303

xunchen@ustc.edu.cn

书  记

卢汉成

科大西区电三楼313室

0551-63601307

hclu@ustc.edu.cn

系副主任

陈晓辉

科大西区电三楼308室

0551-63601308

cxh@ustc.edu.cn

系副主任

刘  东

科大西区电三楼308室

0551-63601308

dongeliu@ustc.edu.cn

行政办公室

谢青

科大西区电三楼303室

0551-63601307

xxqqq@ustc.edu.c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现有23个学院(含6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3个系。现有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共11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安徽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热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大尺度火灾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和原国家计委首批批准设立的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学院秉承我校在创新和进取中凝练出的“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和“我创新故我在”的教育理念,坚持“质量优异、规模适度、夯实基础、注重实践”,依托我校计算机、数学、电子、通信和微电子学科的基础与专业基础课师资力量和丰富教学资源进行办学。同时,学院聘请海内外著名企业和大学的专家、教授授课,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课程内容面向软件市场和企业,强化实践教学,并提供优良的硬件条件和教学环境。

  为进一步将软件学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苏州市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苏州市共建软件学院,20071028日在苏州举办了隆重的共建协议签约仪式。苏州市工业园区将为软件学院提供一流的办学环境、教学设施和设备,并给予较大力度的办学经费补贴,用于海内外引进优秀的师资。同时,软件学院在苏州办学还能充分发挥苏州市乃至长三角的区域优势,为苏州和长三角地区输送大批急需的高层次软件人才。

  软件学院与众多国内外著名研究院所和IT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持续跟踪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完善适应工业界需求的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学院在国内一线软件城市和日本的70余家知名软件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并与美国克莱姆森大学、法国SKEMA商学院和日本法政大学合作,建立了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计划。学院在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改革,以强化实践和外语能力,提高系统开发和管理能力,已逐步形成“高质量、重实践、厚基础、宽视野”等办学特色。

学院简介

地空简介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由地球物理与空间科学技术系、地球化学与行星科学系组成,前身为1958年中国科大建校时设立的应用地球物理系、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系,时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赵九章和中国科学院地质所所长侯德封分别担任两个系的首任系主任。1978年学校进行系科调整,设立了地球和空间科学系;2001年12月,学校成立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现任院长为朱日祥院士,执行院长汪毓明教授,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斌教授,副院长倪怀玮教授、李锐教授,党委副书记熊成。

专业设置

 学院下设地球物理与空间科学技术系、地球化学与行星科学系以及地球和空间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一级学科包含地球物理学、地质学两个博士点以及大气科学硕士点。地球物理学(含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科学与技术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比中排名第一;地球化学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在地质学一级学科评比中排名第五。本科培养专业包括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大气科学、地球化学。赵九章地球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赵九章现代地球和空间科技英才班)是教育部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地球和空间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是安徽省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57名,特任教授16名,副教授23名,副研究员7名,副研级高级工程师7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大师讲席”教授4名,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名,教育部“-”特聘教授3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另外,学院依照“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坚持科教结合的办学传统,从中科院各相关研究所聘请了几十位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他们每年定期或非定期来学校讲授部分高年级课程、开设专题报告、进行科研合作交流和作学术讲座,其中包括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学院高度重视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国际著名高校资深教授来校讲学,多渠道派遣我们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去国外名校短期学习或拜在名导师手下接受联合培养或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学院拥有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其中,有国家级观测研究平台——蒙城“国家野外地球物理观测研究站”;有两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壳幔物质与环境实验室”和“近地空间环境实验室”;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全球变化与极地环境重点实验室”。学院的研究领域由地球内部延伸到行星际空间,包括这个广大区域中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物质组成,以及物质的运动和各种物理化学过程,其目标是以物理或化学为基础,认识我们生活的地球和她周围的宇宙空间,了解地球本身的运动规律和其它星体对她的影响,为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防灾减灾,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科学基础。

 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成果斐然。建校以来培养的学生中已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余人;教育部“-”特聘教授6人。有美国AGU Fellow和AAAS Fellow,还有以邓中翰、张捷、唐明、母润昌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家以及多位在美国和欧洲的著名高校中担任教授的校友。在这些杰出校友中,我院86届毕业生宋晓东博士的研究成果被Science列入1996年度十大世界科技进展;我院88届毕业生温联星博士、05届毕业生李雯博士分别于获得2003年、2017年荣获AGU Macelwane Medal(此奖为地球科学领域青年科学家奖)。培养的博士生中已有8人次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地球物理学4篇、地质学4篇)。现在,学院每年约有75%的本科毕业生进入国内外名校或研究机构继续深造。

历任领导

——————系主任/院长——————

·1958年7月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所长侯德封为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系主任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赵九章担任地球物理系主任

·1978年4月 傅承义任地学系主任,涂光炽任副主任

·1984年11月 郭自强任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主任

·1986年 王奎仁任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主任

·1992年8月 徐果明任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主任

·1997年5月 郑永飞任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主任

·2002年1月 常印佛任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院长,窦贤康任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4年5月 陈颙任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院长,窦贤康任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执行院长

·2008年6月 陈颙为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院长,陈晓非任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执行院长

·2014年8月 陈颙为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汪毓明任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执行院长

·2019年7月 汪毓明任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执行院长

·2020年1月 朱日祥任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院长


——————党总支/党委——————

·1960年4月 地球物理系党总支委员会成立,赵剑歧任总支书记

·1964年4月 地球化学系党总支书记杨敬仁因工作调动,由黎彤任党总支书记

·1978年12月 李文榜任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党总支书记

·1980年10月 张伯启任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党总支书记

·1981年7月 张元明任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党总支书记

·1982年7月 张元明连任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党总支书记

·1985年2月 张元明任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党总支书记

·1987年2月 陈江峰任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党总支书记

·1990年4月 王友善任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党总支书记

·1992年5月 叶品中任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党总支书记

·1997年5月 施行觉任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党总支书记

·2002年1月 窦贤康任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党总支书记

·2004年6月 张黎明任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

·2012年10月 刘斌任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

·2014年9月 刘斌任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2020年1月 刘斌任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创校之初的13个系之一的生物物理系,由时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长、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贝时璋院士担任首任系主任。1978年组建生物系(8系),庄孝僡先生任系主任,邹承鲁先生任系副主任。1998年组建生命科学学院,施蕴渝院士任首任院长。生命科学学院现为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所属的四个学院之一,设有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系、神经生物学与生物物理系、系统生物学系(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医药生物技术系(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联合组建)4个系。


学院始终坚守“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优良传统,围绕“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的两大核心任务,在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及其他国家重大计划的支持下,广聘海内外杰出人才,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学院秉持中国科大“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整合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领域优质资源,发挥中国科大前沿学科交叉的优势,经过几代人辛勤耕耘,现已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之一。


学院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及“国家生物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科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分别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院拥有“生物学”和“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生态学为“中国科学院一级重点学科”。生物学在教育部第四轮(2017年)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在学科布局上,学院积极围绕知识创新和学科交叉,建立和发展了蛋白质科学、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免疫生物学和医药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系统生物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学院建有“生命科学实验中心”等公共平台,负责或参与建设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3个研究部(分子与细胞生物物理、神经环路与脑认知、Bio-X交叉科学),现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动力学),3个原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结构生物学、脑功能与脑疾病、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拥有“重要细胞活动和生物分子识别的结构生物学基础”和“着丝粒动态组装与调控”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


学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已建成了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全院在职教职工总数92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含特任教授)20人,聘期制科研人员25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基础生物学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人才计划4人(含青年学者),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创新人才计划(含青年人才)人才2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学者17人。


学院的科研水平在优秀的师资队伍和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带动下快速提升,产生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成果,在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学院承担和参与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教育部“211工程”、“985工程”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等科研项目,每年科研经费逾1亿。近年来,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项成果于2018、2019年连续获得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1项成果入选2019年Cell年度 9项最佳成果。6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药理学和毒理学)。


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改进和完善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养体系,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项。学院本科校友中已有6位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成、王志珍、陈润生、施蕴渝、陈霖、饶子和),3位成长为美国和加拿大国家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骆利群、卓敏、邓立),200多位校友在国际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任职。培养的研究生中有3人获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1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0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人荣获华人生命科学领域在读博士最高奖项“吴瑞奖学金”。自2007年组织本科生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iGEM)以来,共获得16枚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以及3个单项奖的好成绩。


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以四个“面向”为指引协同攻关创新,为把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建设成国内顶尖和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领域科教创新核心基地而努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创校之初的13个系之一的生物物理系,由时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长、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贝时璋院士担任首任系主任。1978年组建生物系(8系),庄孝僡先生任系主任,邹承鲁先生任系副主任。1998年组建生命科学学院,施蕴渝院士任首任院长。生命科学学院现为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所属的四个学院之一,设有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系、神经生物学与生物物理系、系统生物学系(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医药生物技术系(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联合组建)4个系。


学院始终坚守“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优良传统,围绕“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的两大核心任务,在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及其他国家重大计划的支持下,广聘海内外杰出人才,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学院秉持中国科大“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整合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领域优质资源,发挥中国科大前沿学科交叉的优势,经过几代人辛勤耕耘,现已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之一。


学院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及“国家生物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科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分别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院拥有“生物学”和“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生态学为“中国科学院一级重点学科”。生物学在教育部第四轮(2017年)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在学科布局上,学院积极围绕知识创新和学科交叉,建立和发展了蛋白质科学、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免疫生物学和医药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系统生物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学院建有“生命科学实验中心”等公共平台,负责或参与建设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3个研究部(分子与细胞生物物理、神经环路与脑认知、Bio-X交叉科学),现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动力学),3个原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结构生物学、脑功能与脑疾病、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拥有“重要细胞活动和生物分子识别的结构生物学基础”和“着丝粒动态组装与调控”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


学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已建成了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全院在职教职工总数92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含特任教授)20人,聘期制科研人员25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基础生物学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人才计划4人(含青年学者),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创新人才计划(含青年人才)人才2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学者17人。


学院的科研水平在优秀的师资队伍和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带动下快速提升,产生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成果,在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学院承担和参与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教育部“211工程”、“985工程”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等科研项目,每年科研经费逾1亿。近年来,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项成果于2018、2019年连续获得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1项成果入选2019年Cell年度 9项最佳成果。6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药理学和毒理学)。


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改进和完善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养体系,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项。学院本科校友中已有6位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成、王志珍、陈润生、施蕴渝、陈霖、饶子和),3位成长为美国和加拿大国家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骆利群、卓敏、邓立),200多位校友在国际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任职。培养的研究生中有3人获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1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0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人荣获华人生命科学领域在读博士最高奖项“吴瑞奖学金”。自2007年组织本科生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iGEM)以来,共获得16枚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以及3个单项奖的好成绩。


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以四个“面向”为指引协同攻关创新,为把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建设成国内顶尖和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领域科教创新核心基地而努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于1995年6月成立,管理学院的使命是创造管理思想与工具,培养管理英才与领袖。

管理学院遵循交流、开放和国际联合的原则办学,与北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大学与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培养计划。管理学院聘有数十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作为顾问和兼职教授,他们的参与使管理学院的教学和研究与社会需要密切结合。广泛的社会联系为高年级和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机会。

基础扎实、融会贯通、视野开阔、实际工作能力强是中国科大管理学院毕业生的特点。管理学院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研究与教学队伍。二十余年来,已培养了数千名中高级工商管理人才;毕业生在社会上做出了优秀的成绩,很多已成为企业、政府和金融部门的管理骨干。

管理学院设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学、金融学和统计学四个本科生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计算思维,系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熟练掌握英语和计算机专用工具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各专业均具有系统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学生入学后第一年不分专业,第二学期末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专业, 并根据各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养。数学计算能力、统计分析工具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训练将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之中。

管理学院下设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学系、统计与金融系,以及MBA、EMBA、MF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和EDP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项目中心,构建了高质量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和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体系。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统计学两个专业被评定为A-,位居全国前10;2019年统计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管理学院与多所国际知名院校共建国际合作平台,开展全面的教学及科研合作,包括USTC-UW全球商业与金融创新研究所、NUS-USTC商业数据分析中心、USTC-City U商业与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获批三个省级平台,分别为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区域科技创新综合智库” 及“安徽省科技金融融合综合智库”,后两个智库均纳入安徽省科技厅重点联系科技创新智库;此外,管理学院还设有案例中心、医疗服务研究中心、决策科学实验室、统计研究所、工商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近年来,管理学院的科研能力呈现强劲的上升势头。根据UTD相关官方统计数据,管理学院2019年UTD论文发表排名位列全球第83位,中国大陆第1位;同时,管理学院UTD论文发表数量连续3年(2017-2019年)保持稳定增长,三年期(2017-2019年)总排名居全球第121位,位列C9商学院第三,上升名次88位,进步显著。管理学院SCI/SSCI论文总发表数连续5年位居C9商学院首位。截至2020年6月,学院承担了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委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管理科学部重大项目等一系列重要科研项目。

2015年至2016年,管理学院先后通过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MBA)认证,系全球首家且当时唯一按照AACSB最新标准通过认证的单位;2019年,管理学院再度通过一项重大国际认证——QS Stars商学院五星级认证。AACSB、AMBA、QS stars国际认证标志着管理学院“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管理学院”取得重大进展,更多师资交流与合作研究,与世界名校互认学分,轻松取得留学机会,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对于管理学院学科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培养国际一流人才的号召,发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科研创新领域的优势及全球校友资源,2016年11月,合肥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协议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国金院”)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共建,依托管理学院运行。2016年11月,国金院正式开建;2019年下半年建成并交付使用。国金院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广西路1789号,系合肥市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核心位置,项目一期用地面积4.15万平(约62亩),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教学科研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共有建筑8幢。国金院以金融、大数据、国际化与学科交叉为抓手,汇聚一流师资,引进前沿金融创新理念,旨在培育高端金融人才,建设金融创新创业平台,形成国内金融顶级智库,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金融研究院。

在今后的发展阶段,管理学院将继续以“顶天(理论水平高)立地(实践能力强)”的教研宗旨,围绕既定的战略目标和长期规划,健康有序、踏实稳健地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以“红专并进 理实交融”的校训为指南,本着“创寰宇学府 育天下英才”的愿景目标,努力创造体现国际水平、中国情景、国家需求的一流成果,致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量化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的管理领袖和管理精英,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5年在成立商学院(现改名为管理学院)的同时,成立了概率统计和金融保险交叉的统计与金融系。这是我国第一个文理交融的系。目前,统计与金融系隶属科大管理学院(原名商学院),在本科设有统计学、金融学(包含保险)等两个学士学位点,在研究生层面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学位(含硕士学位)及博士后流动站、金融工程博士学位、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所有学位,其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重点学科,金融工程所在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该系下设有中国科技大学统计研究所、“友邦-科大”保险精算中心、金融工程实验室、管理学院中国金融市场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统计学专业:

  统计学专业是数学学科中应用最广泛、最直接、联系实际最密切的专业之一。统计学是研究怎样有效地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为寻求事物发展规律和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定量依据的一门学科。

  我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早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设立,经过陈希孺院士等人的建设,在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统计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数学修养,掌握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数据,并能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等开发、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为了加强本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本专业归入数学系招生,在数学系经过2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转入统计与金融系学习专业课程和完成毕业论文(参看数学系有关介绍)。

   本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其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学骨干。本专业具有广泛的国际交流渠道,学术空气浓厚,研究成果丰硕,多次获得国家级和部委级奖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金融学专业:

   金融学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金融理论和数理基础,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处理、分析数据,具有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要求的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毕业生以继续深造为主。

   主要基础课程:单变量微积分、多变量微积分、线性代数、大学物理、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计算方法、随机过程、多元统计分析、运筹学、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会计学、商事法、管理学概论

   专业课程: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导论、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公司金融、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学基础、金融衍生品导论、投资理论、精算学导论、博弈论及其应用、金融法、国际金融、时间序列、金融风险管理、证券投资学

   为适应国际保险精算发展的需要,北美精算学会与我校管理学院联合成立了“友邦-科大精算中心”,并设立了北美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这里同时也是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

   我们还拥有中国科大与新华社共同建立的“CFC(中国经济信息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金融信息研究中心”,致力于为新华社金融信息平台及其产品“新华08”发展培养金融、传媒和信息技术复合型专家团队及后备人才。 

   我们将为有志投身于金融实务和研究的同学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目前,金融学专业拥有博士生导师4人,并拥有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




系况简介


         面对国家和社会巨大的紧缺人才需求,科技传播系(25系)致力于培养“科技媒体和科技传播”英才,致力于培养具有卓越的内容创意设计能力、优秀的平台运营管理能力以及出众的传播技能的优秀人才。基于在网络传播、数字媒体、科学普及、媒体艺术、科技传播、科技新闻等新兴的学科领域的锐气和潜力,本系已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富有朝气的、极具发展潜力的学科建设方向之一。


         本系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设有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点,和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另有部分教师招收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籍在科技哲学系)。本系可追溯至1958年中国科技情报大学的成立,该校在两年后作为科技情报系并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顺应社会大需求而不断发展,历经科技情报与编辑(1980年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及编辑出版(1990年代)、传播学(2003年)、网络与新媒体(2020年)等专业调整,发展为全国培养科技传播学士、硕士、博士最多、经验最丰富的专业基地之一。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文理工交叉、技术领先的人文社会学科”,始终追求“传播科技,人文关怀,产学结合,应用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着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思维训练、平衡的人文素质修养、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传播业务技能、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创新潜力这六大模块的训练。本科学生在一年级、二年级即可进入实验室,从事新媒体艺术设计、掌握新媒体技术与技能。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可从事网络传播和科技传播等产学研结合的实践项目。


         本系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部中国科技战略发展研究院、新华通讯社、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北京与中国青年报云媒体平台、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个单位共同创建了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实训机会。毕业生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传媒旗舰或跨国媒体咨询集团从事科技传播、数字媒体信息整合传播等工作,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联系我们


系主任办公室: 科大北区科技传播系    电话:0551-63600495 电子信箱:rongting@ustc.edu.cn


系教学办公室: 科大北区科技传播系  电话: 0551-63601734 电子信箱:ustc25@ustc.edu.cn


系行政办公室: 科大北区科技传播系  电话: 0551-63607132 电子信箱: yqf@ustc.edu.cn


系教学实验中心:科大北区科技传播系  电话: 0551-63600493 电子信箱:petrel@ustc.edu.cn


系数字文化中心:科大北区科技传播系  电话: 0551-63600493 电子信箱:petrel@ustc.edu.cn



通信地址:安徽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号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系 (邮编:230026)


传真:0551-3601734


网址:stc.ustc.edu.cn

   科技哲学系前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独立教学研究单位——科技哲学教研部,承担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科技哲学类基础通修课教学任务,同时拥有科技哲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授权,培养科技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是教学科研合作单位。

  21世纪是交叉科学的时代,社会需要大批文理兼备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我校科技哲学专业在文、理交叉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有雄厚的基础,本世纪初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成立的同时,学校即专门成立科技哲学教学研究部,重点发展这一领域,设立的每一研究方向都体现着科技与人文交叉融会的特点。专业方向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政策与管理、科技伦理与治理、科技创新与方法、科学思想与文化、前沿科学与哲学等。为进一步推进特色文科建设,学校于202012月在原科技哲学教研部基础上成立科技哲学系,由潘建伟院士出任首任系主任。

  经20年发展和长期积累,本系在科技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以及交叉科学等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本系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累计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五十余项,出版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著作。

        科技哲学系注重培养面向未来科技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注重文理知识融会贯通,具有科技哲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文理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毕业生既可从事与科技哲学、科技创新、科技战略、科技政策、科技文化等相关的科研或教学工作,也可从事科技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还可以在社会急需的新学科领域从事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或管理工作。

 

 

行政机构

主任:潘建伟 院士 E-mail: pan@ustc.edu.cn

执行主任:徐飞 教授 E-mail: xufei@ustc.edu.cn

副主任:王高峰 副教授 E-mail: wanggf@ustc.edu.cn

 

教学科研办公室

李玲老师  Email: liling56@ustc.edu.cn  电话:0551-63600496

核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由加速器科学与工程物理系、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工程系、核科学与工程系等单位组成,是国内唯一同时依托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和国家级大科学装置(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单位)组建的具有鲜明的大科学工程特色的学院。现任院长为李建刚院士,执行院长为封东来院士,学院分党委书记为李良彬教授。

核科学技术学院具有非凡起点和丰硕的学科建设成果。1958年建校之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在各个院系中设置了与原子能科学与技术相关的本科专业。1981年,等离子体物理与加速器物理获得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申请并获得“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科被批准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08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共建核科学技术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在近两次同类一级学科评估中均排名全国第二,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属于其中的A+学科,2022年入选新一轮的双一流建设学科。2020年,学院建立三个系:加速器科学与工程物理系、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工程系、核科学与工程系,一个科教融合中心,旨在更加精准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层次核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同时也可进一步凝练我校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特色,加快推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

核科学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工15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6位(何多慧、万元熙、李建刚、赵红卫、万宝年、封东来),国家创新人才计划入选者6位,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位,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资助者7位,教授61位,副教授46位。90% 以上有大科学工程经验与国际合作背景,50余人次在国内外学术组织或学术机构任职。4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58%。学院设有"王淦昌大讲堂”、“启明论坛”、“大科学工程讲坛”、“ITER培训论坛”等国内外科学前沿论坛,并聘请国内外学者为兼职、客座教授和国家访问教授。

核科学技术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100名左右,目前在校研究生630名。核科学技术学院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中有75%以上的比例进入国际国内知名大学或研究院所继续深造,除本校之外,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普渡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其中境外深造率达20%左右。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培养一大批著名学者和学科领军人物,如中国工程院/科学院院士汤广福、王秋良、李建刚,以及少将钱立志教授等。近几年来1篇博士论文入选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近几年来,培养的本科生约60%以上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其中考取国外研究生每年约有20%,博士毕业生一半以上在国际国内著名研究机构或大学任职,有1篇博士论文入选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

核科学技术学院的“核科学与技术”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中的A+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核科学技术学院具有本--博、理学硕士、理学博士、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等完整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拥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物理”(下设加速器物理与技术、复杂系统电子学与控制、光束线技术与工程、核聚变、核能科学与工程、核医学、核医学物理和核安全与环保方向)和“应用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同步辐射及应用)本科专业,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核相关人才的培养需要。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涵盖了核科学与技术下的五个二级学科: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和同步辐射及应用。此外还包括等离子体物理和物理电子学这两个二级学科。与此同时,学院也能够培养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硕士和能源与环保类工程博士,并设有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在学科团队建设方面,学科拥有教育部“聚变等离子体基本过程”、中国科学院“磁约束聚变数值模拟和理论”以及中国科学院“基于先进光源的同步辐射技术”三个创新研究团队。2019年“新型显示光学膜创新团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核聚变大科学工程创新团队”获得2019年度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团队建设为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学院拥有优秀的教学师资队伍,并获得了多项教学成果。其中,万元熙院士主讲的《核聚变――人类理想新能源》是我校2012年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计划的3门课程之一。学院建设的核电厂系统仿真教学实验室利用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将核电厂的实际运行和操控引入课堂,使学生们可以通过仿真环境来了解反应堆系统的运行和各种响应,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课程的理解。中国科大校内的合肥先进光源、反场箍缩装置(KTX)和科教融合中心的大科学装置,为学生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和实习平台,更将教学和学科建设与前沿科技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学院与中科院研究所联合创办了“核工程与核技术杨澄中英才班”,每年聘请几十位国内外专家为研究生举办学术前沿讲座,举办研究生学术年会和沙龙,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

核科学技术学院在加速器物理和同步辐射应用、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核能科学与工程以及核医学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同时学院积极承担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及大科学工程项目,如合肥先进光源,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及中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FETR)等,工程建设经费逾百亿。学院的核科学与技术学科近五年来已经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近10项。

核科学技术学院十分注重国际国内合作,协同创新。国家磁约束聚变堆总体设计组(筹)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由核科学技术学院首任院长万元熙院士担任组长,协同全国著名高校和研究所进行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RAFT)工程设计研究。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是我国后ITER时代聚变能源路线图中的关键一步。学院成立了磁约束聚变堆设计研究中心。与ITER国际组织签订协议,成立了国际ITER论坛,ITER 总部每年接收十名年轻科技人员(包括高年级博士研究生)去ITER学习,同时ITER每年也将派专家来我校讲课。在加速器和同步辐射应用领域,学院也积极与世界上各大同步辐射装置开展合作研究,近年连续举办了三届同步辐射衍射极限环的国际研讨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同时与瑞士光源、意大利光源和巴西光源签署国际合作协议,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项目支持下,每年选派十几名研究生和年轻科技人员进行联合培养和合作研究。


核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由加速器科学与工程物理系、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工程系、核科学与工程系等单位组成,是国内唯一同时依托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和国家级大科学装置(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单位)组建的具有鲜明的大科学工程特色的学院。现任院长为李建刚院士,执行院长为封东来院士,学院分党委书记为李良彬教授。

核科学技术学院具有非凡起点和丰硕的学科建设成果。1958年建校之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在各个院系中设置了与原子能科学与技术相关的本科专业。1981年,等离子体物理与加速器物理获得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申请并获得“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科被批准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08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共建核科学技术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在近两次同类一级学科评估中均排名全国第二,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属于其中的A+学科,2022年入选新一轮的双一流建设学科。2020年,学院建立三个系:加速器科学与工程物理系、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工程系、核科学与工程系,一个科教融合中心,旨在更加精准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层次核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同时也可进一步凝练我校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特色,加快推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

核科学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工15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6位(何多慧、万元熙、李建刚、赵红卫、万宝年、封东来),国家创新人才计划入选者6位,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位,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资助者7位,教授61位,副教授46位。90% 以上有大科学工程经验与国际合作背景,50余人次在国内外学术组织或学术机构任职。4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58%。学院设有"王淦昌大讲堂”、“启明论坛”、“大科学工程讲坛”、“ITER培训论坛”等国内外科学前沿论坛,并聘请国内外学者为兼职、客座教授和国家访问教授。

核科学技术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100名左右,目前在校研究生630名。核科学技术学院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中有75%以上的比例进入国际国内知名大学或研究院所继续深造,除本校之外,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普渡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其中境外深造率达20%左右。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培养一大批著名学者和学科领军人物,如中国工程院/科学院院士汤广福、王秋良、李建刚,以及少将钱立志教授等。近几年来1篇博士论文入选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近几年来,培养的本科生约60%以上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其中考取国外研究生每年约有20%,博士毕业生一半以上在国际国内著名研究机构或大学任职,有1篇博士论文入选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

核科学技术学院的“核科学与技术”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中的A+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核科学技术学院具有本--博、理学硕士、理学博士、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等完整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拥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物理”(下设加速器物理与技术、复杂系统电子学与控制、光束线技术与工程、核聚变、核能科学与工程、核医学、核医学物理和核安全与环保方向)和“应用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同步辐射及应用)本科专业,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核相关人才的培养需要。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涵盖了核科学与技术下的五个二级学科: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和同步辐射及应用。此外还包括等离子体物理和物理电子学这两个二级学科。与此同时,学院也能够培养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硕士和能源与环保类工程博士,并设有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在学科团队建设方面,学科拥有教育部“聚变等离子体基本过程”、中国科学院“磁约束聚变数值模拟和理论”以及中国科学院“基于先进光源的同步辐射技术”三个创新研究团队。2019年“新型显示光学膜创新团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核聚变大科学工程创新团队”获得2019年度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团队建设为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学院拥有优秀的教学师资队伍,并获得了多项教学成果。其中,万元熙院士主讲的《核聚变――人类理想新能源》是我校2012年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计划的3门课程之一。学院建设的核电厂系统仿真教学实验室利用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将核电厂的实际运行和操控引入课堂,使学生们可以通过仿真环境来了解反应堆系统的运行和各种响应,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课程的理解。中国科大校内的合肥先进光源、反场箍缩装置(KTX)和科教融合中心的大科学装置,为学生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和实习平台,更将教学和学科建设与前沿科技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学院与中科院研究所联合创办了“核工程与核技术杨澄中英才班”,每年聘请几十位国内外专家为研究生举办学术前沿讲座,举办研究生学术年会和沙龙,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

核科学技术学院在加速器物理和同步辐射应用、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核能科学与工程以及核医学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同时学院积极承担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及大科学工程项目,如合肥先进光源,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及中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FETR)等,工程建设经费逾百亿。学院的核科学与技术学科近五年来已经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近10项。

核科学技术学院十分注重国际国内合作,协同创新。国家磁约束聚变堆总体设计组(筹)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由核科学技术学院首任院长万元熙院士担任组长,协同全国著名高校和研究所进行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RAFT)工程设计研究。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是我国后ITER时代聚变能源路线图中的关键一步。学院成立了磁约束聚变堆设计研究中心。与ITER国际组织签订协议,成立了国际ITER论坛,ITER 总部每年接收十名年轻科技人员(包括高年级博士研究生)去ITER学习,同时ITER每年也将派专家来我校讲课。在加速器和同步辐射应用领域,学院也积极与世界上各大同步辐射装置开展合作研究,近年连续举办了三届同步辐射衍射极限环的国际研讨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同时与瑞士光源、意大利光源和巴西光源签署国际合作协议,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项目支持下,每年选派十几名研究生和年轻科技人员进行联合培养和合作研究。

实验室简介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投资兴建的我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1989年通过立项论证,1992年获准边建设边对外开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在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四次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两次优秀、两次良好。2004年,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实施二十周年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实施五周年纪念大会”上,实验室荣获“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2006年,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为总结国家重点实验室20年建设成就而完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分析与发展报告——成就篇》(《中国基础科学》,2006年第1期)中指出,“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火灾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已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基地和学术中心”。

   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学术委员会对学术进行指导,下设有火灾科学编辑部,实验条件部以及综合办公室,并设立有8个研究室:建筑火灾研究室、森林与城市火灾安全研究室、工业火灾研究室、火灾风险评估研究室、火灾化学研究室、火灾监测监控研究室、清洁高效灭火研究室、计算机模拟研究室,3个研究所:安全材料研究所、能源火灾安全研究所、航空航天火灾安全研究所。

  • 实验室定位 
          本实验室总体定位于火灾安全的基础研究——火灾科学,面向国家火灾安全的重大需求和世界火灾科学前沿,致力于火灾动力学演化理论和火灾防治关键技术原理的创新,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发挥国家火灾安全智库作用;成为持续科技创新的研究基地,形成以火灾机理与防治关键技术为主干的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内外强强联合和科技合作,在国际火灾安全科技领域持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 实验室宗旨 
          面向国家火灾安全重大需求和世界火灾科学前沿,研究火灾动力学演化规律和火灾防治关键技术,培养优秀人才,攀登世界火灾科学高峰,为实现国家火灾安全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创新贡献。

  • 研究方向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火灾动力学演化,火灾防治关键技术,火灾安全工程理论及方法学和公共安全应急理论及方法。
          --火灾动力学演化理论:重点针对火灾孕育、发生和发展乃至突变成灾的自然过程,研究火灾和烟气形成与蔓延的机理与规律,建立体现火灾复杂性(多维、非定常、非线性等)的理论模型,为火灾过程的预测提供科学基础。
          --火灾防治关键技术:重点研究清洁阻燃、智能探测和清洁高效灭火等防治关键技术原理,发展新一代主动式火灾防治技术,为修订和制订火灾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提供技术支撑。
          --火灾安全工程理论及方法学:重点研究火灾系统和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发展火灾环境下的人群疏散模型,建立耦合火灾动力学和统计理论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为新兴的火灾安全性能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公共安全应急理论及方法:揭示特大火灾及衍生公共安全事件的孕育、发生、发展到突变成灾的演化规律,发展公共安全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关键技术和决策方法。

  • 研究院简介

  量子信息科技属于战略性、基础性的前沿科技创新领域,可以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技术的瓶颈,事关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走向,是国际竞争的焦点。量子通信有望解决金融、政务、商业等领域的信息传输安全问题。量子计算可为人工智能、密码破译、材料设计、基因分析等所需的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解决方案。量子精密测量可大幅提升资源勘探、医学检测等的准确性和精度。

  经过20余年的不懈奋斗,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量子通信方面,在国际上首次发射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并建成了千公里级的京沪量子保密通信干线,在此基础上首次实现了洲际量子通信。在量子计算方面,研制出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并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光量子、超导、超冷原子、离子阱、硅基、金刚石色心、拓扑等所有重要量子计算体系的研究布局,使得我国成为包括欧盟、美国在内的三个具有完整布局的国家(地区)之一。在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学拉曼成像,在室温大气条件下获得了世界上首张单蛋白质分子的磁共振谱。截至2020年9月,相关成果2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2015年),16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4次入选英国《自然》杂志或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国际十大科技进展、15次入选美国或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全链条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国量子科学领域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战略转变。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科技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指出,“很有前途、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随着量子信息科技进入深化发展、快速突破的新阶段,为了有效应对国际竞争、抢抓发展机遇,教育部成立了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在“率先行动”计划支持下适时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对我国在量子信息及相关量子科技领域的主体研究力量进行了初步整合,并在人事管理方式、科学评价体系、科研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开展了科学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2016年8月25日,中国科学院、安徽省以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正式签署省院全面创新合作协议,决定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量子协同创新中心和量子卓越创新中心,有效利用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创新要素和优势资源,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建设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量子创新研究院”),按照国家实验室的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进行建设,聚焦国家长远目标和重大需求开展大体量大协作的技术攻关,为我国在第二次量子革命中赢得战略主动权奠定坚实基础。

  量子创新研究院的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为潘建伟院士。中国科学院内参与建设单位有: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所、物理研究所、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授时中心等;中国科学院外的协同创新单元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相关团队。截至2020年9月,量子创新研究院已凝聚起一支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密切协作的人才队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560余人,连同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的其他各类科研人员共计1800余人。

  量子创新研究院的战略任务是通过对本领域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在量子通信方面,构建完整的天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技术体系,推动量子通信技术在政务、金融和能源等领域率先加以广泛应用,实现量子通信网络和经典通信网络的无缝衔接,为形成具有国际引领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下一代国家信息安全生态系统奠定基础;在量子计算方面,有效解决大尺度量子系统的效率问题,实现数百个量子比特的相干操纵,构建可扩展的量子相干网络,研制对特定问题的求解能力全面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的专用量子计算和模拟机,并为最终实现通用量子计算机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在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围绕时间、位置、重力、电磁场等物理参数的高精度测量机理开展系统性研究,突破与一系列量子精密测量关键技术,并完成一批重要量子精密测量设备的研制。同时,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研究中发展起来的相关技术广泛应用于物质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使我国在量子科技应用领域全面占领国际制高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苏州高研院”)前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苏州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共建,是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最早入驻的高校之一。

2020年6月,为积极响应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国科大与苏州市政府签约,在原苏州研究院基础上共建苏州高研院。高研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中国科大和苏州市领导作为理事成员定期参加会议,校地双方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为引领,以苏州工业园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目标,建设苏州高研院。双方共同致力于将苏州高研院打造成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具有鲜明特色、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机构,为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苏州高研院将深化办学内涵,利用地方产业政策和地域优势, 吸引海内外高水平人才,推动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针对性地为地方培养一批多层次、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构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苏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一体化综合体。

在学科、师资和人才培养方面,2007年和2011年,中国科大先后与苏州市政府在苏州研究院内共建软件学院和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建院以来累计培养研究生超过7000人。未来5年,苏州高研院将引进400名高水平人才。苏州高等研究院将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结合苏州及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若干新兴学科领域,首期设置生物医学工程、先进材料、数据智能和管理商科等四个方向。

在科学研究方面,苏州高研院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按照科教融合、协同发展的理念,融合中科院在苏科研院所的优质资源,与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等科研和产业机构全方位合作,建设一流科研平台体系。高研院将按照学科、平台、团队、项目、成果及成果转化一体化思路,统筹分步开展各项工作。设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转移分中心(国家级),开展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

近年来,苏州高研院先后被评为“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年度先进集体”、苏州“产学研合作示范载体”等荣誉称号。苏州高研院将通过校地携手创新驱动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把握时代机遇,为区域经济发展、为中国科大“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热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于2015年由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热安全相关学科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以科技为背景的管理和人文学科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大面向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1978年以来,共有45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477项获院省部级奖励。1998年以来,在纳米科技、量子信息科学、火灾科学与防治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学校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研业绩最佳的四所大学之一。

中心面向国家和企业的热安全重大需求,研究热安全工程理论和方法,开发、推广和系统集成热安全工程技术,制修订热安全工程技术标准、检测规程以及工程设计规范,培养高素质热安全专业人才,提供热安全工程技术咨询服务。

中心总人数83人,其中专职研发人员52人,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承担大量国家和省部委科技项目,掌握相关领域的前沿核心技术。中心已具备针对火灾、爆炸、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及热污染等热灾害进行热安全工程高新技术研发的良好条件,研发设备原值3826万元,研发场地面积3380平方米。中心的产业化平台长期致力于热安全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产品制造和工程施工,拥有设计和施工资质,已成为消防行业的带头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在包括奥运体育场馆在内的许多国家大型建设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已与“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建了长久合作共建机制。

主要产业化基地是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大立安或公司),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由国有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科大立安专业从事特殊场所火灾早期探测与自动灭火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消防工程与技术服务的企业,是国内特殊场所消防领域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专业定制化消防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公司有效解决了高大空间火灾早期智能探测及联动扑救的国际性难题,在高大空间特殊场所消防市场份额多年来居领先地位,尤其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和标志性建筑中的市场份额连年稳居第一,10余年来,先后服务国家重点项目100余个,成功业绩达3000余个。

科研概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致力于科学前沿探索和高新技术创新,同时注重发展特色管理和人文领域。学校围绕“四个面向”,聚焦重大基础性、战略性科技问题,加强前瞻部署和系统布局,推进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卓越创新体系效能,加快科技管理能力现代化,营造持续向好的创新环境,支撑学校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中国科大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截至2023年3月共有教学与科研人员2850人,其中教授1007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1034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其中,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不重复统计共有649人,占固定教师总数的42%。同时,人才队伍朝气蓬勃。4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74%,45岁及以下青年人才占高层次人才的64%。

学校的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健全。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深空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热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大尺度火灾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1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6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8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基本覆盖我校学科方向。

学校论文发表质量优异,发表SCI论文以及卓越论文数持续增长。SCI论文篇均引用连续11年保持C9高校第一。自然指数国际排名持续上升,全球高校排名持续上升,2020年NI指数跃至第四,此后稳居全球高校前十,2023年自然指数全球高校第4位。国内高校排名2020年跃至首位,此后稳居全国高校前二。

牵头研究成果先后入选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次,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3次,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9次,入选次数居全国高校前列。先后17次入选国际重大进展,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荣登英国物理学会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十大突破榜首。2000年以来,我校共获得各类国家科技奖励4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27项(一等奖2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6项(含专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以及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人次。


科研部积极组织、精心策划,为科研人员申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2022年我校共获批各类竞争性纵向科研项目1055项,获批经费约15.81亿元。共到款科研经费23.96亿元,其中,竞争性纵向科研项目经费20.77亿元,基地建设及运行费2.45亿元,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0.74亿元。

其中,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如下: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获批经费(万元)

科技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生物大分子相分离/相变及无膜细胞器的形成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姚雪彪

2600

用于极端环境防护的结构功能一体化纳米复合材料及应用探索

张忠

2500

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催化反应机理及器件构筑

余彦

2400

无机二维纳米材料热绝缘极限研究

谢毅

2000

多尺度壳幔流变特征及其对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作用机制

张海江

2000

臭氧及前体物多源卫星高分辨遥感与集成解析技术

刘诚

1987

新型拓扑和超导材料在强磁场下的量子调控

吴涛

1900

GeV能区超高亮度正负电子加速器和探测器关键技术研究

彭海平

1750

互联网信息推荐算法安全评估理论与方法

谢洪涛

1500

高分辨热相干散射、安全因子、中子探测诊断技术研究

吴征威

1500

一/二价高选择性离子交换膜制备及应用技术

葛亮

1253.92

自由曲面设计、分析与制造一体化的数学方法及应用

杨周旺

1213

面向深海的空海多模态光通信系统研究

徐正元

1200

森林—城镇交界域火灾预测与防控技术研究

胡源

1180

高强度森林火灾大尺度蔓延预测技术与系统

刘乃安

1124

相分离驱动着丝粒形成与染色体凝集的分子机制

姚雪彪

1014

科技部

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博弈智能场景应用

李厚强

1000

中科院

战略性先导

科技专项B

面向化学研究新范式的精准与智能化学

李震宇

10000

高致病性病毒感染及致病机制

魏海明

3210

复杂化学体系的高精度多域表征

张杨

2500

基于机器人科学家的智能化学

刘世勇

2500

反应路径与材料性能的精准调控

吴宇恩

2500

面向精准智能化学的理论与机理研究

李震宇

2500

复杂化学过程的微观机理研究

刘进勋

1250

分子与材料体系的精准合成

刘世勇

1250

基于探针及谱学技术的高精度结构表征

张杨

1250

后塑料时代的新型仿生材料

管庆方

1250

化学动力学与化学反应的原位实时表征

周蒙

1250

面向氮资源综合利用的反应调控

吴宇恩

1250

具有化学智能的机器人科学家

尚伟伟

1250

面向精准智能化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李震宇

1250

广谱、高效的新一代抗体筛选及组合

邱香果

1000

中科院

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

免疫反应的选择性切断

周荣斌

2000

无机热绝缘极限材料

吴长征

2000

新一代磁共振成像理论与关键技术

石发展

2000

单分子精准识别

谭世倞

2000

温和条件下CO2与N2的活化与精准转化

曾杰

2000

光学衍射极限本源与突破

孙方稳

2000

利用基本物理常数可直接复现多参量的量子计量芯片

李林

2000

Hodge猜想

盛茂

1500

中科院其他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专项-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国家队

刘乃安

1000

安徽省

科技重大专项

植保药物噁草酮绿色创制及产业化项目

傅尧

1000

国家级科研机构

类别

机构名称

校内

负责人

成立

时间

批准部门

国家研究中心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2017.11

科学技术部

国家级实验室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封东来

1991.12

国家计委

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乃安

1989.06

国家计委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  2011.10科学技术部
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胡国平2022.05科学技术部
深空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汪毓明2023.01国防科工局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

凌震华

2011.06

国家发改委

国家工程实验室

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7.01

国家发改委

国家地方联合

工程研究中心

热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宋卫国

2015.12

国家发改委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合研究中心)

大尺度火灾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刘乃安

2014.11

科学技术部

2011协同创新中心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

潘建伟

2013.04

教育部

其他

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

许胤龙

1995.09

科学技术部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姚华建

2007.04

科学技术部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机构名称

校内

负责人

成立

时间

批准部门

合肥同步辐射光源

封东来

1991.12

国家计委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联合)

俞书宏

2008.05

国家发改委

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

张勇东

2016.12

国家发改委

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一级站)

张强

2018.05

国家发改委

合肥先进光源封东来2021.10国家发改委
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联合)潘建伟2021.10国家发改委


 

据统计,2021年度我校发表SCI论文数量持续增长,质量保持优异,其中卓越科技论文占比、篇均被引次数等指标表现突出。2021年度我校以第一署名机构发表SCI论文3733篇,其中卓越科技论文1999篇,占SCI论文总数的53.5%。2012-2021年10年段学校SCI累计被引用25878篇,累计被引用687316次,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26.56次,篇均被引次数连续11年保持C9高校第一。在Science、Nature、Cell以第一单位发表12篇成果。


4月10日下午,第十一届校学术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东区活动中心五楼报告厅召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长包信和出席会议,校党委书记舒歌群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会议由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务副校长潘建伟主持。

潘建伟首先介绍了此次会议的主题,希望各位委员发挥各自的领域优势,对此次议题充分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包信和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挑战和机遇并存,中国科大要心怀“国之大者”,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国家亟需人才。2022年,学校与国家航天局、安徽省共建深空探测实验室,就是要服务国家航天强国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学校围绕深空探测未来发展及人才培养需求,联合深空探测实验室加快论证组建深空探测学院,以满足国家对该领域尖端人才的需求。

在议题汇报阶段,副校长吴枫汇报了深空探测学院组建方案。与会委员们就组建方案主要内容进行了认真交流讨论,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随后,委员们对议题进行了投票表决。

舒歌群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中国科大建校60多年来,培养尖端科技人才的初衷始终不改。现在同样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服务国家航天强国建设为目标,谋划筹建深空探测学院,为党和国家培养深空探测领域人才。我们要继续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充分发挥学校深厚的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优势,积极推动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相关筹建单位要按照各位委员的意见建议,紧扣国家需求,结合学校实际,对组建方案作进一步深入研究、细化完善,保障筹建工作高质量向前推进。

  科研部是学校行使科学管理的行政机构,对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的科研项目及与此有关的科研基地、成果进行统一管理。是负责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学术交流等工作的职能部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办公室、质量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编辑部挂靠科研部。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科研部。

    其主要职能:

1.根据国家科技工作方针、政策,结合学校实际,组织编制并实施学校科技发展规划;

2.根据国家科技管理办法及规定,规范学校科技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并执行学校科技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3.负责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实施及验收等管理;

4.负责科技成果评审、登记以及各级各类科技奖励组织申报等管理工作;

5.负责科研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6.负责全校的科技统计工作;

7.负责学校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以及对挂靠学校的学会、协会的管理等;

8.组织协调校内院系之间以及校内各单位与校外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作,研究、掌握各类科技信息,拓宽科技资源渠道;

9.负责学校科普、科技宣传等科技传播工作;

10.负责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

11.  负责学校科研诚信建设工作;

12.完成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选择样式

选择布局
选择颜色
选择背景
选择背景